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应用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评估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

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14: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脑卒中是危害我国成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病因。201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近十几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2002年40~74 岁人群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为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成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病因。201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近十几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2002年40~74 岁人群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为189/10 万,到2013年发病率上升至379/10 万。自2005年开始,农村居民整体死亡率高于城市居民且两者差距不断扩大,到2017年农村居民脑卒中死亡率比城市居民高30.52/10 万。脑卒中住院患者人数也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发病人群日益年轻化,脑卒中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我国全部脑卒中的69.6%~70.8%,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2-3],临床上可通过药物来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丁苯酞(dl-3-butylphthalide)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化学合成新药,可以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功能,缩小局灶性脑梗死面积[4-5]。在丁苯酞软胶囊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结果显示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有效率达70.3%[6],系统评价也显示丁苯酞组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7]。由于急性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问题,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应运而生,目前已完成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 指数在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且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8]。丁苯酞软胶囊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已被列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9]指导用药。

目前,对丁苯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中,缺乏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库来探究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和经济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溯直共享研究数据库涵盖185 家医疗服务机构,数据包括城镇职工和居民以及流动人口的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和就医信息(诊断、处方、费用、检查化验等)。本研究提取溯直共享研究数据库中2015—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所有数据,构建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型数据库。

1.2 筛选流程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数据库中提取住院人群诊断表中含有“缺血性脑卒中”“中风”“脑梗塞”“脑梗死”“脑卒中”关键字或ICD-10 编码为I64的患者建立单独数据库,共179 593 例患者。2)时间:选择2016—2019年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11 658 例。3)全就诊(门诊+住院)患者:2016—2019年首次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 783 例。具体定义:2016—2019年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前180 d内,未出现任何缺血性脑卒中就诊记录。4)分组:首次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使用丁苯酞的患者为丁苯酞组(282 例),未使用丁苯酞的患者为对照组(12 501 例)。患者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型数据库筛选流程

1.3 构建变量

1.3.1 基线变量1)人口学变量:年龄、性别。2)共病情况变量:首次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前的共病分数、首次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前半年的共病分数、首次诊断的当次共病分数。3)脑卒中严重程度变量:变量选择通过文献搜索和专家支持,包括是否有尿插管、是否有吸痰、是否有进行药敏试验、是否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是否有进行渗透疗法、是否有进行取栓或溶栓治疗[10-11]。“有”计分为1,“无”计分为0。

1.3.2 结局变量1)经济学指标:脑卒中诊断当次及后续所有医疗费用、后续所有医疗费用、缺血性脑卒中医疗费用和30 d 内的后续医疗费用;2)有效性指标:治疗后的再次住院率和治疗后30 d 内再次住院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R 3.5.3 软件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运算研究结果。描述性统计主要总结两亚组的基线变量情况,费用变量用各项指标的总费用比较。推断性统计主要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基线变量,之后进行再住院次数的比较。倾向性匹配使用nearest neighborhood方法进行1:1 匹配保证丁苯酞组样本全保留,基线变量用配对t检验,再住院次数用Chi-square test 进行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在R 软件(版本号3.5.3)运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特征

研究共纳入丁苯酞组住院患者278 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定义的对照组住院患者278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卒中严重程度、共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首次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丁苯酞治疗后因为脑卒中再次住院患者时间段为治疗后2 d 到数据库最新的住院记录),少于对照组在对应时间内再次住院患者。比较丁苯酞治疗后2~30 d 再次住院患者丁苯酞省对照组患者。丁苯酞组后续有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再次住院率和30 d 内有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网址: http://www.zgywjjx.cn/qikandaodu/2021/0625/880.html

上一篇:不同时间间隔实施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堵塞致
下一篇:我国疫情防控应急采购的行为经济学阐述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