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不到1.3万辆,攀升到2021年的352.1万辆,市场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与此同时,诸多房企、药企也没能逃过“新能源大蛋糕”的诱惑,纷纷跨界入行。
然而,还没等延安必康将医药业务剥离,公司业绩就爆雷。2021年10月,延安必康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9.50亿元至10亿元。原以为业绩终于扭亏为盈,半年后延安必康却将原先业绩修正为亏损 7.80 亿元至 8.80 亿元。
对于修正原因,延安必康解释称,“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审计过程中的函证问询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应收账款根据预计可回收金额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资产减值测试方面,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各资产组计提减值 。”
此后,延安必康多次延期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截至目前仍未披露,并于今年5月5日被实施停牌,至今仍未复牌。
根据QY Research数据,2019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量达1.15万吨,预计2026年将达4.90万吨,2020-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27.14%。
尝到新能源的甜头后,延安必康一度想要剥离医药业,将业务转向新能源。2021年12月,延安必康发布公告称,与南华生物()签订了资产收购意向协议书,就延安必康持有的部分医药类资产进行出售,同时收到了江苏省有关新能源项目扩产预审的函。
与恒大、宝能等房企亲身下场造车不同,医药企业多数选择布局新能源的锂电产业链。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网址: http://www.zgywjjx.cn/zonghexinwen/2022/0616/980.html
中国药物经济学投稿 | 中国药物经济学编辑部| 中国药物经济学版面费 | 中国药物经济学论文发表 | 中国药物经济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