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知识付费的泡沫和价值

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花钱买知识, 买焦虑,还是买情怀? 花钱买知识,买焦虑,还是买情怀? 我们先从两个普通用户的知识付费故事开始。 用户A楚德来从去年下半年到两个月前,都在准备转岗做数据分

花钱买知识,

买焦虑,还是买情怀?

花钱买知识,买焦虑,还是买情怀?

我们先从两个普通用户的知识付费故事开始。

用户A楚德来从去年下半年到两个月前,都在准备转岗做数据分析,在网易云课堂、得到和知乎上购买付费课程,学习软件开发、经济学和数据分析。

“买实体书,看视频,实操,重复看视频,再单独实操……每天两小时。”得到导师肯定的喜悦还未散尽,楚德来就遭遇两个月的求职失败。貌似知识付费并没让他找到更好的工作。

用户B豆瓣网友“福柯的头发”是一位计算机专业在读女博士,购买了豆瓣时间上的多数专栏:她在走路或吃饭时听北岛读诗、杨照讲《史记》、戴锦华讲电影。

她在豆瓣上唯一一篇书评是骂北岛的黑子。“那些黑子说北岛卖名人效应,纯属胡扯。”她愤怒地写道,“黑子们不懂的是,北岛做豆瓣时间,是为了传播,去做文艺复兴,并不是为了赚钱。”

她也买过口语课和编程课,但“豆瓣时间,只当培养兴趣”。对于自己评价三星以下的专栏,她会半途而弃,但并不会开骂。

到底什么是知识?

人文社科是知识;数据分析是知识;文化讲座是知识。有人为提高认知,有人为职业培训,有人为培养兴趣。

几千年前,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可以证明的真的信念”。这些抽象的理论,显然不符合当下的知识付费浪潮。

36氪《知识付费研究报告》中的定义可能更靠谱:知识付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将信息包装成产品/服务,并将其通过互联网售卖的行为。

简言之,这是互联网时代一种特殊的信息。它不仅可以是上述三种,也可以是新闻整合、名著大纲,甚至大佬饭桌上的谈资。某种程度上,只要被包装成看起来品相不错的内容产品,都可以打起知识付费的旗号。

这种定义上的混乱正是知识付费市场混乱的表征,也是舆论混乱的根源。

愿者上钩的知识付费

用户对知识的定义,对知识付费的期望,决定了最终的态度和行为。如果这三者统一,那么你很可能会认同知识付费,即所谓“愿者上钩”。

在实践中,大多数人有限的时间精力只够消费一种“知识”产品。在接触的十几位知识付费用户中,基本都只专注一个平台,购买一类内容。得到上几个忠实用户的例子可能代表了“愿者上钩”的典型。

读大四的徐琳订阅了11个得到专栏,从“罗辑思维”一路追过来,他说自己“只信这个”。而在长期追随之后,他不仅赚了点钱,还赚了点名气。

“碎片化消费”的说法不适合他,他从来都是专门花时间听音频。起初是每天4~6小时,后来采用“2倍语速+对照文稿+记笔记”的方法,一个多小时就能听完11个专栏的全部更新。甚至连得到App上的每场直播,他都会整理成文稿发在得到社区和公众号上。

徐琳对得到导师的信任,甚至已经到言听计从的地步。从未接触过投资的他,听过李笑来的课后,在股票和比特币上赚了点小钱。就在他购买比特币的第二天,比特币因政策原因狂跌,但他一直持有到现在,最终还是赚了。

“就算我亏了,也不认为李笑来是骗子,他说过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长期浸淫知识付费之后,徐琳已经从一个追随者变成了一个开拓者。他在个人公众号“竹毛言己”上坚持了八个月的公开写作,甚至自己成为“导师”,在千聊上开直播,在小密圈做社群。

像徐琳这样对知识付费狂热的人,得到上有很多。双十一期间,得到举办有奖活动,收集了347篇文章。排名第一的文章就是《订了15个专栏,我是怎么学习的?》。作者“安豆豆”学习时间超过1000小时,“只要耳朵有空闲,基本就用在得到上”。

安豆豆也是2倍速度播放,所以一天2小时足够听完。一次得到例会直播,罗胖提到百词斩全部员工都以3倍速度播放,老板的播放速度更是达到惊人的5倍。

另一位非深度用户陆飞,原来经常听罗辑思维。现在他觉得“虽然得到的营销成分太多,但还是比小平台靠谱”,所以他还是只在得到App上付费。他购买了4个专栏,动力大多基于“对人的支持”。

他不会专门花时间,甚至从不听音频,只在通勤时间读文稿。“我算过,听语音和看文字的时间成本最多能差4倍。”

徐琳很少在听课之外进行主题阅读,最多只是“百度一下不懂的名词”。他对知识付费的期望,就如安豆豆一样,只是留个印象,扩大知识面。看文字的陆飞,很大程度上只是把得到专栏作为信息补充,类似付费的微信订阅号。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网址: http://www.zgywjjx.cn/qikandaodu/2020/1026/589.html

上一篇:文学与经济学的互相借鉴与批评
下一篇:从一棵野生甘草长出的沙漠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