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关于药物经济学内涵,你了解多少?

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09 14:5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中国医疗保险 来源:则裕沙龙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推进,药品的经济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名为“药物经济学”的学科也日渐成为“显学”。在我国众多的医改政策文件中,

作者:中国医疗保险

来源:则裕沙龙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推进,药品的经济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名为“药物经济学”的学科也日渐成为“显学”。在我国众多的医改政策文件中,包括近期医保部门推出的医保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就多次出现了药物经济学、药物经济性等字眼,凸显了政府管理者对这门学科技术的重视。

翻开时下流行的药物经济学教材,会发现其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计算医药产品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所获得的健康收益,从而对药品的投入产出比(经济性)及其预算冲击进行评价,并由此对药品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这样的内容,其实属于评价技术,是对药品在某个定价水平时的经济性的评判。是否,药物经济学就只包括这些内容?是否,作为两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药学和经济学--的交叉领域,药物经济学也还有其他更广大、更重要的内涵?这个问题,其实是值得探讨的。

通过对药品的投入产出比和预算冲击的分析,来评价药品的经济性(核心内涵是价格合理性),从而达到优选药品和合理定价的目的。这样的思路,看似很美,其实现实中困难重重。

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投影,就如同天上有明月、水中有倒影。市场供求变化多端,形成的价格变动也诡谲莫测,由此驱动市场主体来实现优胜劣汰、资源优化配置。如果对环境变化置之不理,而只是通过计算来确定某种“合理的价格”、选择“经济性较优的产品”,岂非水中捞月?

只有在一个具体情境下,当各变量都被固定,使用经济学评价才能实现优选。例如,一位医生在开处方时,患者的病情、可选的治疗方案、医药产品的价格等等都是明确的,此时可以通过对不同备择方案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计算,从而优选处方。又例如,在某药品申请医保准入时,在那个节点上参保人的构成、既有治疗技术、药品的价格都是明确的,于是可以基于科学评价来合理定价和准入。

但这样的评价和决策,只是针对当时那个具体情境的,并不具备稳定的长期价值。时过境迁,环境变化,当时做出的决策可能就不合适了。例如,诊疗过程中当时判断某药品最适宜,随着病情进展就需要重新判断和及时更换;准入决策中当时判断某药品的价格适宜、经济性较好,但随着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和临床诊疗路径的变迁,该药品的价格就需要进行调整,否则就不具备经济性。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世事多变,尤其是涉及到价格和成本等经济学变量,单次的经济学评价和决策并没有长期意义。但追求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人们的永恒追求,因此对经济学评价的需求,也是稳定存在的。由此,既然人们需要经济学评价,而单次评价结果又缺乏长期价值,那就必须追踪环境的变化情况,持续反复的开展经济学评价,不断调整决策和行为,来追求资源配置的动态优化。这,应该是人类社会必然的选择。

但是,经济学评价,包括我们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涉及变量众多、分析过程复杂。要想反复持续的开展评价,就必须建立经济简捷的技术和工具,否则难以为续。在目前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中,普遍还采用“手工作坊”的方式,由一些专业人员去多途径收集数据、计算经济学评价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撰写报告并进行学术发表。坦白说,这样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式,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是难以满足动态快速的决策需求的。

以发展的眼光看,药物经济学评价必须和大数据、计算机AI技术等结合起来,在研究人员建立理论、厘清逻辑的基础上,由计算机进行实时动态分析,从而满足动态决策的需求。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交通领域的“城市大脑”,通过对复杂的实时交通数据的分析,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灵活快速的决策与管理。未来,在医学领域也应该有类似的“大脑”,通过对患者或人群健康数据的实时分析,来帮助进行动态准确的卫生决策。

所以,对实时高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技术的探求,应该是该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我们应该逐步减少研究人员手工式的、费时费力的、某个具体情境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目前这方面的应用也初见端倪。在我国医保谈判准入中,厂商提交药物经济学报告时,被鼓励同时提交“电子计算表”。决策者不仅仅是看研究报告,也可以通过电子计算表来动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下、不同变量取值下药品的经济性结果,就体现了这方面的决策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网址: http://www.zgywjjx.cn/zonghexinwen/2020/0709/370.html

上一篇:给抵制中国货的印度人上一堂经济学课
下一篇: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市场规模及竞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