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多模式镇痛方案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药物经

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3 1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多模式镇痛方案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孟安娜1 谢菡1 杨长青2 葛卫红1 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江苏南京 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 【摘要】 目的 探讨

多模式镇痛方案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孟安娜1 谢菡1 杨长青2 葛卫红1

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江苏南京

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

【摘要】目的探讨多种术后镇痛方案用于骨科术后镇痛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南京鼓楼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度至重度疼痛的骨科术后患者3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多模式镇痛组(151例)和NSAIDs组(153例),分别给予多模式镇痛: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单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镇痛疗效并运用成本-效果法分析。结果多模式镇痛组、NSAIDs组显效率分别为77.48%、82.35%,总缓解率分别为96.03%、96.73%;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多模式镇痛组、NSAIDs 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04、9.91。结论术后1周内,多模式镇痛组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总体效果与 NSAIDs 组相似,但总体成本略高于NSAIDs组。值得注意的是,术后最初的2 d内,多模式镇痛组的疼痛控制效果优于NSAIDs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经静脉自控镇痛;非甾体抗炎药;术后疼痛;骨科;成本-效果分析

术后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骨科手术具有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的特点,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亦较高[1]。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潜在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措施顺利实施的基础[2]。《2016APS/ASRA/ASA指南:术后疼痛的管理》中推荐使用多模式镇痛方法进行术后镇痛,即将不同机制的麻醉和镇痛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在不同的疼痛通路发挥镇痛效应,达到减少与单一镇痛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事件、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的目的。但是,目前并无有关研究从经济学角度验证各种镇痛方法的优劣。因此,本研究以骨科为例,拟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多种镇痛方法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并从中选出高效、安全、经济的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Ⅲ级,年龄20~75岁。排除标准:有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疾病,精神、神经异常疾病,药物成瘾,体重指数(BMI)>30 kg/m 2,语言沟通障碍,对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过敏者。本试验共纳入304例中度至重度疼痛的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151例)和 NSAIDs组(153例),各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不予麻醉前用药,进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道。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4 mg/kg+舒芬太尼 0.4 μg/kg。麻醉维持:使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6 mg/kg+瑞芬太尼0.5 μg/kg+右美托咪定 0.2 μg/kg。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多模式镇痛的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单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连接PCIA(芬太尼15~20 μg/kg+8 mg昂丹司琼+10 mg地塞米松稀释至100 ml)进行镇痛治疗联合氟比洛芬酯50 mg或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24 h/次;NSAIDs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或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24 h/次。VAS评分为0~3分则无需处理;VAS评分>6分则使用哌替啶,50 mg/次,肌内注射。

1.3 镇痛效果观察与判定标准

本研究采用VAS评估疼痛强度。0分:无痛;3分以下:轻度疼痛,可忍受且不影响正常睡眠;4~6分:中度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睡眠;7~10分:重度疼痛,整夜未睡眠。疼痛缓解度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主诉疼痛强度来综合判定。0度为疼痛未缓解(疼痛减轻0%);1 度为疼痛轻度缓解(疼痛减轻25%),2度为疼痛中度缓解(疼痛减轻50%);3度为疼痛明显缓解(疼痛减轻75%);4度为疼痛完全消失(疼痛减轻100%)。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指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显效率=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3]。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经济学》 网址: http://www.zgywjjx.cn/zonghexinwen/2020/0723/410.html

上一篇:A股今年涨幅全球第一!波动下外资关注三大趋势
下一篇:中金前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加盟高瓴资本 任产业与